9月2日,坐落于上海徐汇区模速空间的AI企业无问芯穹宣布配资查询平台,公司于近日完成了近5亿元A轮融资。至此,这家成立仅16个月的企业,累计已完成近10亿元融资。
无问芯穹是一家算力运营商,依托行业领先的AI计算优化能力与算力解决方案,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大模型落地的极致效能。公司联合创始人、CEO夏立雪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,在整个AI的赛道中,相较于应用层,基础设施层具备较强的确定性,通过不断夯实AI模型算力的供给基础,基础设施层便能够驱动应用层的爆发式增长。同时,AI模型算力的优化和整合对创业门槛提出较高要求,企业不仅需要掌握前沿的技术,还需要具备生态链上下游的综合资源整合。创业以来,企业不断引入国资和产业资本,也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产业资源支持,连接更多生态伙伴,扩大行业整体算力供给,构建更加高性价比、简单易用的算力服务。
16个月融资近十亿元
据介绍,成立于2023年5月的无问芯穹,是一家算力运营商,依托“多元异构、软硬协同”的核心技术优势,打造了连接“M种模型”和“N种芯片”的“MxN”AI基础设施新范式,实现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元芯片上的高效协同部署。
无问芯穹本轮融资可谓阵容强大。联合领投方为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(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)、启明创投和洪泰基金,跟投方包括联想创投、小米、软通高科等战略投资方,国开科创、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(临港科创投担任管理人)、徐汇科创投等国资基金。同时,顺为资本、达晨财智、德同资本、尚势资本、森若玉坤、申万宏源、正景资本等财务机构也参与融资。
此前,无问芯穹投资方还包括百度、智谱、同歌创投等战略股东,以及红杉中国、砺思资本、徐汇资本、北极光创投、真格基金、惠隆创投、经纬创投、无限基金SEE Fund、金沙江创投、星连资本、绿洲资本、南山资本、光源资本、七熹投资等众多投资机构。
深入推动产品商业化发展
无问芯穹为何能吸引大量资本关注?“AI 2.0浪潮带来的新‘二八定律’,Transformer 架构统一了新的技术范式,意味着只需解决20%的关键技术问题即可支撑80%的垂直场景泛化,这给无问芯穹实现软硬件联合优化技术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推广,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”夏立雪说。
夏立雪表示,从产业生态来看,一方面,大模型的蓬勃发展导致算力需求增长迅猛,但现有算力难以满足需求;另一方面,我国算力资源分布不均衡,技术和应用场景不匹配,这也导致部分算力未能全量利用。无问芯穹能充分发挥软硬件联合优化和多元异构算力适配技术,扩大行业整体算力供给。
2024年4月,无问芯穹发布“无穹Infini-AI”大模型开发与服务平台。同年7月,无问芯穹发布了大规模异构分布式混合训练系统,在相同的多元芯片机房条件或者集群条件下,该系统可将训练总时长压缩30%。
夏立雪表示,未来,无问芯穹主要会围绕三个层面展开相关布局。一是加强技术人才吸纳与技术研发,保持软硬协同、多元异构的技术领先优势;二是深入推动产品商业化发展,保持Infini-AI异构云平台产品与市场间的紧密嵌合;三是强化生态合作,激活异构集群算力资源,构建支撑“M种模型”和“N种芯片”的AI算力底座,致力于成为大模型时代首选的“算力运营商”。
上海市加快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
上证报记者了解到,无问芯穹总部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模速空间。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,自2023年9月揭牌成立以来,模速空间及周边已经集聚起170家大模型企业。
模速空间是近年来上海市加快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缩影。日前,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(以下简称“人工智能母基金”)正式落地徐汇区。人工智能母基金规模拟为225亿元,重点投向智能芯片、智能软件、自动驾驶、智能机器人等领域。
2023年11月,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《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(2023-2025年)》;2022年,上海推出AI省级法规《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》。
数据显示,上海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数已从2018年的183家增至2022年的348家配资查询平台,产值超3800亿元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平台观点